添加日期:2019年11月12日 阅读:2765
抗疟疾药的产生是什么时候?
疟疾是一种古老的疾病,它伴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严重的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每年患疟疾人群高达3亿,每年死亡率高达100万,于是,科学家们努力的寻找,研发抗疟疾药,使得可以控制住疟疾,那么,抗疟疾药的产生是什么时候?
治疗疟疾的方法:
在中国古代治疗疟疾主要依靠针灸和中草药。其中针灸是*早治疗疟疾的方法,中草药治疗疟疾的*早是记录在 《山海经》上,以及《本草纲目》记载了174种之多的治疗疟疾的中草药。
在西方,17世纪前南美洲印第安人靠喝金鸡纳树皮水治疗疟疾;19世纪中期欧洲人将金鸡纳树皮提炼成金鸡纳霜供患者服用。
1820年,法国人从树皮中提取到了奎宁,奎宁具有抗疟活性,从此,科学家们一直对奎宁进行研究,因而奎宁被确定为治疗疟疾的有效成分。在此后的一百多年,奎宁一直是治疗疟疾的有效药。
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期人类发现人工合成药物-喹啉类抗疟药,1891年德国科学家古特曼和埃利希从亚甲蓝中发现了一定的抗疟成分,在此基础上,1925年德国人将类似碱性侧链引入喹啉环,成功地合成了第*个抗疟药扑疟喹啉。1934年, 德国人安德撒合成氨基喹啉类抗疟药,1950年合成氨基喹啉类抗疟药,氨基喹啉类抗疟药对于治疗继发性红细胞外期的疟疾症状疗效很不错,但是由于扑疟喹啉毒性较大,在20世纪20-50年代,伯喹和氯喹成为治疗疟疾的*佳药物。
1945年, 美国化学家合成了奎宁,奎宁主要作用于红细胞内的疟原虫,奎宁与四环素的复方对于治疗多重耐药性的恶性疟原虫效果十分好,见效率高,但是奎宁具有金鸡纳反应毒性。
1949年合成的乙胺嘧啶,该药是预防疟疾的优选药,乙胺嘧啶类药物具有预防疟疾,作用于疟原虫在人体内的原发性红细胞外期。同时,根据这一机理,预防疟疾的药物还有磺胺类和砜类。
20世纪60年代后,传统的抗疟药奎宁、氯喹等用于治疗疟疾已经出现了耐药性,已不再有效,治疗疟疾又面临重大的挑战,1967年,我国药学工作者从古代医书中了解到青蒿被列为抗疟药物,在在1972年屠呦呦从青蒿中提取了具有抗疟活性的青蒿素。青蒿素对疟原虫红细胞内期裂殖体有较好的杀灭作用,是目前临床用各种抗疟药中起效*快的,但该药物口服活性低、溶解度小、反复率高。因此,科学家们有进行了合成青蒿素衍生物及类似物的研究。
1978年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合成了氢化青蒿素,此后,又研发出蒿甲醚、青蒿琥酯,青蒿素类化合物对疟疾具有高效、**、低毒的特点。
目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主要有:氯喹、青蒿素类(青蒿素、蒿甲醚、青蒿琥酯、双氢青蒿素)。
以上是抗疟疾药的产生是什么时候的有关内容,相信通过本文大家对抗疟药的发展有一定的了解了,目前使用*多的是青蒿素的衍生物。
(发布人:krtdyf)
文章来源:
1.凡本网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广州金孚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1168医药招商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http://www.1168.tv”。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1168医药招商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联系邮箱:1753418380@qq.com。
【适用范围】用于缓解颈、肩、腰、腿及闭合性软组织疼痛、肿胀等不适症状人群的物理冷敷。【使用方法】外用。将本品适量直接涂抹于不适部位,轻轻按摩2-3分钟,每日2-3次。
【适用范围】用于缓解颈、肩、腰、腿及闭合性软组织疼痛、肿胀等不适症状人群的物理冷敷。【使用方法】外用。将本品适量直接涂抹于不适部位,轻轻按摩2-3分钟,每日2-3次。